新闻动态

最后通牒! 特朗普对14个国家威胁征税, 高达40%, 最大受害者出现
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09:23    点击次数:67

文|J Z

编辑|阅微札记

前言

特朗普最近可是有了大动作,前几日他向全球170多个国家发出最后通牒,要求在7月9日前接受美国设定的“对等关税”,没想到被日韩欧盟等多个国家带头反对,只有英国和越南达成协议。

就在7月7日,特朗普开始给日韩等14个国家发出信函,税率从25%直飙到40%,这一手不仅让被点名的国家措手不及,也让全球市场炸了锅。

这不禁让人开始怀疑,特朗普到底想干什么?

14国被“点名”

7月7日,特朗普正式宣布了对14个国家的关税决定,涉及亚洲、非洲、欧洲等多个地区。

日本、韩国、哈萨克斯坦、马来西亚、突尼斯被征收25%的关税。

南非和波黑30%。

印尼32%。

孟加拉、塞尔维亚35%。

柬埔寨、泰国36%。

老挝和缅甸直接被“顶格”到了40%。

并且特朗普还“亲切”的提醒道:若这些国家提高对美的关税,将追加同等的幅度。

为啥选这14个国家,其实不难猜,这些国家跟美国的贸易往来都不小,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五花八门,从汽车、电子产品到医药、原材料啥都有。

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响,通过高关税逼这些国家的企业重新考虑供应链布局,最好直接把工厂搬到美国,增加本地就业机会,顺便还能给自己的“美国优先”政策加点分。

在这14国里,日本的处境最是尴尬,作为美国的长期盟友,日本不仅没捞到啥优惠,反而被特朗普重点关照。

从今年4月起,日本跟美国谈了七轮,忙活了半天,结果关税不仅没降,反而从24%涨到了25%,特朗普还放话,这25%已经是他“手下留情”了,要是再不配合税率还得往上加。

日本首相石破茂这下坐不住了,他公开表示日本不会轻易低头,毕竟日本在美国有不少投资,还买了大量美债,现在却被贴上“威胁国家安全”的标签,换谁心里都不好受。

更别提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、半导体等产品,都是美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加税之后这些商品价格肯定水涨船高,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。

全球的反应

这些信件一经公开,全球反应可谓五花八门,被点名的国家有的愤怒,有的无奈,有的则选择低调应对。

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,面对25%的关税只能暗自叫苦,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更艰难,缅甸和老挝这样经济体量小的国家,40%的关税几乎是“致命一击”。

这些国家的出口商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,比如纺织品、农产品,利润本就微薄,再加上高关税,竞争力将大打折扣。

南非、印尼等国家的情况稍好,但30%以上的关税也足以让他们的出口企业叫苦不迭。

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特朗普的团队似乎有点“粗心大意”,在给波黑领导人热莉卡·茨维亚诺维奇的信中,特朗普竟然称她为“总统先生”,这可是外交场合的大乌龙。

如果反过来有人把特朗普叫成“女士”,估计他得气得跳脚,白宫的公文团队这次真是丢了大人。

目前欧盟暂时还没有收到特朗普的来信,但他们也是非常紧张,欧盟发言人冷淡回应:“我们不对尚未收到的信件发表评论。”

意味着欧盟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,随时等着特朗普的下一招,毕竟特朗普之前放话,谈判截止日期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,这段时间显然是留给各国“讨价还价”的窗口。

特朗普这次加税,目标很明确,那就是想让制造业回流到美国,他在给各国领导人的信里毫不掩饰这点,甚至直接“建议”日本韩国等国的企业到美国建厂,还打包票说流程会又快又专业。

言下之意就是谁听话谁就能免税,谁不配合就得挨罚,但去美国建厂这件事听起来挺好,可现实可没有这么简单。

建厂不是说干就干的事,周期长、成本高不说,政策还可能随时变脸,很多企业算了笔账,觉得还不如咬牙交关税划算。

说到底关税这把“双刃剑”,伤敌之前往往先伤己,这14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,涵盖了汽车、半导体、医药、机械等多个领域,加税之后这些商品价格肯定得涨。

比如日本车在美国本来就卖得火,加了25%的关税,买车的老百姓得多掏多少钱,再比如南非的铂金,美国高端制造业一半的供应都靠它,30%的关税一加成本立马飙升。

金砖国家的“反击”

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还不止于这14个国家,他前一天还公开指责金砖国家搞“反美政策”,扬言对任何与金砖国家“保持一致”的国家加征10%的额外关税。

这话一出就等于把火药桶的引线又拉长了几分,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更是毫不客气,称特朗普的威胁恰恰证明“金砖国家做对了”,并表示金砖国家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上升。

巴西总统卢拉直接回怼:“这个世界已经变了,我们不需要一个皇帝!”

虽然中国这次没在特朗普的“点名”名单里,但作为全球贸易的大玩家,中国的态度也值得关注,商务部发言人最近表态,称中方反对任何单边贸易保护主义,希望各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。

言外之意就是中国不希望看到全球贸易再起波澜,毕竟大家都在一条船上。

有分析指出,特朗普这次加税,可能也有“敲山震虎”的意思,就是想给中国施压,逼其在其他贸易议题上让步。

但中国显然不吃这一套,过去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已经让中国更注重多元化,这次关税战中国大概率会静观其变,同时加快与东盟、欧盟等地区的合作,降低对美依赖。

特朗普的这波关税操作,看似强硬实则风险不小,他想通过高关税逼制造业回流美国,提振经济和就业,但这招真能成吗?

就怕到最后这场“关税大棒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,让美国民众为这场博弈来买单。



上一篇:电影《独一无二》郑州路演燃爆全城, 一家四口首度合体温馨满满
下一篇:没有了